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下初坑:“泥庐民宿”叩开乡村振兴之门
2018/08/06 来源:记者 杨适时

世外桃源“袖珍村” 三方共赢“幸福里”
下初坑:“泥庐民宿”叩开乡村振兴之门

  8月2日,在盘峰乡下初坑村,“我还要再玩一下么!”稚嫩可人的童音频频回荡在竹林轩榭之间。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被眼前的“泥庐民宿”所吸引,调皮地与催促其离开的大人玩起“躲猫猫”。看着流连忘返的两个孩子,黄女士不禁好气又好笑。
  黄女士来自金华市婺城区,2016年十一期间,她与丈夫曾经到下初坑开过同学会,这儿世外桃源般的“泥庐民宿”和山水环境给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次,她们三户人家结伴去椒江途经磐安,于是特意拐到下初坑游玩。
  越来越多的城市回头客,越来越旺的人气,让深山老林中的“泥庐民宿”不胫而走。几年来,下初坑从里到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不觉就鼓起来的钱包让村民有“幸福来得太突然”之感。“下初坑模式”已成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金名片”之一。2018年3月,金华市委书记陈龙专门针对宣传推广下初坑这一促进农民增收的典型作出批示。

破屋泥房猪圈,蜕变成磐安的“裸心谷”

  下初坑村是盘峰乡冷坑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位置偏远、经济薄弱,民居基本上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泥坯房、木头房、石头房为主,曾是当地出名的“空心村”“破落村”。全村有农户13户36人,只有三分之一人口长年留守在家。
  2012年,乡政府积极引回乡贤企业——浙江品尚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幸福里农业专业合作社”项目载体,为下初坑村量身打造配有专门书房、活动室、农耕体验区的高端民宿。2014年,公司与农户签订为期30年的房屋租赁协议,投入500万元,流转泥巴房、石头房、木头房以及牛圈猪圈,进行创意化、精细化装修改造,开发出金华市首批“泥庐民宿”共22间。在村民的满腹疑惑中,“泥庐民宿”于2016年7月正式开张营业。
  “泥庐民宿”经理张东芳告诉记者,她开始也有过担心,但现在心里很踏实。每逢周末,客人基本是爆满的。民宿经营现已走上正轨,村民也不像以前充满怀疑了。民宿客源主要在城市,她们有比较固定的会员客户群体,有网上订房营销,但更重要的是回头客的“人带人效应”。入住的客人几乎都认为这地方的性价比挺高。
  7月14日入住一位邹先生,是在杭州工作的东北人。一下车,邹先生就连连赞叹这儿静谧清幽的环境,赶紧坐在阳台上边喝茶边看书,一看就几小时。晚上,他还迟迟不肯睡觉,在阳台上入神地听虫鸣水声。时而摆弄相机拍照,直拍到相机没电为止。上海的网友“文文小囡”初次来磐安旅游,入住后连发朋友圈称赞这儿是廉价版“裸心谷”,觉得很值。
  张东芳说,除了这儿的自然环境、内外装修视觉反差效果外,细心周到的服务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民宿高低错落在山野中,为做好服务,她们要比酒店付出更多辛苦、花费更多成本。有一次,一个顾客在湿度大的天气入住,细心地发现这整齐的被褥还是热乎乎的,非常干爽舒适。于是,顾客对她们事先烘烤被褥,待入住前才铺设的做法大加夸奖。

食宿分营共享,红火了村民的小日子

  “起初,村民抢着来帮工,现在,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繁忙,我们想找村民帮忙打扫房间都已很难找到人了!” 说起“泥庐民宿”给村民增收带来的发展变化,张东芳脸上充满“幸福的烦恼”。
  “泥庐民宿”专营民宿不做餐饮,农户主攻农家乐,实行食宿分营、客源共享。这种经营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在餐饮服务的投入,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民宿为农户农家乐带来稳定的客源,有效保障农户农家乐的经营收益,通过利益捆绑,切实实现企业和村民双赢发展。目前,下初坑村已开办农家乐5家,户均年收入10余万元。
  56岁的陈岩星自小喜欢钓鱼,以前钓的鱼大多免费送人吃。现在,开办“山村人家”农家乐后,不仅自己钓的溪鱼转化为“营业额”,陈岩星还每年花5000多元从钓友那儿买鱼。村里原本无人问津的水果、蔬菜、玉米、蕃薯、笋干、腊肉、蜂蜜……都成为抢手香饽饽。陈岩星说,如今,他家里每年农产品与农副产品的收入估计可达2-3万元。
  在家经营农家乐,每年获利10多万元,陈岩星已感到无比欣慰。现在,他非常感谢品尚道公司开发的民宿,给村里带了人气和财气,让大家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基于感恩,每逢“泥庐民宿”水电等出现问题时,即使在深更半夜,无论是急风暴雨,陈岩星与儿子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义务修理。
2017年,该村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务工收入130多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160多万元。2017年,下初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比2013年增长227%。

抱团共建木屋,盘活了村集体经济

  品尚道公司总经理蔡文君介绍说,近年来,乡政府与该公司等投资800多万元,实施古村落保护、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2017年11月,下初坑成为全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他希望把民宿经营得越来越好,这是对村集体最好的回报。作为回归的“磐商”,他们不仅仅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也要让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
  2014年,在出租泥木房、石头房、牛圈猪圈过程中,农户房屋租金收入28万元,下初坑村也捡了一个“大便宜”——集体收入11万元。村里喝到第一口集体经济的“活水”,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为扩大民宿体量、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加村集体收入,2015年,在乡政府牵头下,下初坑、丰陈、小湖山等7个村充分利用省农办口子的140万元扶贫资金,合股成立“高二乡村集体物业经营有限公司”。通过资金、资源、服务入股等协议方式,乡政府整合各种类资金200万元,在下初坑后山的丛林中建成10幢“生态小木屋”,作为集体物业统一租赁给品尚道公司,纳入“泥庐民宿”统一经营管理。承包年限为10年,第一年租金为10万元,前五年按前一年租金的3%递增,后五年按前一年租金的5%递增,确保每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目前,前两年的租金已如数支付到位。

标签: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