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在线
磐安中学:润物无声但有痕
2019/06/13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杨适时 应羽淇 应燕航 应伊佩

  仲夏时节,凤凰山麓草木争荣,文溪河畔书生意气。磐安中学又迎来了一个温润的清晨,在晨光的映照下,校园草坪上那块“高山景行”石刻熠熠生辉,催人奋进。

  早上6点,是高中校园“苏醒”的时候,有一个人,总会早于这个时候出现在校园里。

  晚上10点,是高中校园归于寂静的时候,有一个人,总会在整个校园都安静下来了才回家。

  这个人,就是磐安中学校长周生民。他,2013年,年过50出任磐安中学校长。自此,他将自己绑上“磐中”这辆战车,带队伍,抓教学,推改革,战高考,心力所至,磐安中学因之生变:

  ——教学理念理性回归,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以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为教学核心目标,构建“尚美教育”体系,谋当下,更重将来,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改革大步推进,顺应教育,不唯教条,大胆推行教育改革创新,破障碍,更谋长远,打造社会放心的学校;

  ——教学条件显著改善,爱生重教,多方投入,6年时间累计投入3220万元,优环境,更强装备,打造师生舒心的校园。

  教师由衷感慨:最近这6年,是学校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6年。

  社会深感惊喜:最近这6年,是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办学特色不断彰显、一段线上线人数不断攀升的6年。

成长驿站直抵人心:丰韵校园,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文化的力量在于“无用之大用”,它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体培根铸魂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中校园文化的给养,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周生民经常自豪地说:“磐中不仅要追求优秀的成绩,更要打造充满诗意、体现厚重、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我们不是走过场,而是力求每个节点都能抵达人心,让学生终身难忘。”

  漫步校园,“灯箱文化”可以说是磐中一景,《人间词话》《上李邕》……古代经典随处可见。宣传栏上的时政内容由专职教师精挑细选,都是对当今中国和世界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度解读,每两周一换。恰恰是这个不起眼的时政宣传栏,让学子韦伊分外“感恩”。

  韦伊是2018届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高考前,学校宣传栏重点宣传“浙江精神”,引起她浓厚的兴趣。每次路过,韦伊都会停下脚步,仔细阅读学习,并与同学分享“浙江精神”心得体会。让她倍感意外的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居然是解读“浙江精神”。这让她喜出望外,日常的校园文化熏陶此刻派上大用场,作文自然得心应手。语文考取124分的高分,为她考上人大加了一个最重要的砝码。

  当厚重的校史遇上年轻的校园,磐中结合“四百(百家讲坛、百名校友、百名家长、百首名曲)”进校园活动,精心打造“一屏一窗口、一园一古训、一楼一名称、一灯一语录、一石一题刻、一隙一歌声”的校园文化阵地。

  电子彩屏上滚动播放学校历史、办学理念、“动人心弦的名言”……每栋楼都有一个颇有文化内涵的名字:“格物楼”“知行楼”“博雅楼”“云帆楼”……郑福双、周兴苗等著名校友来校作精彩演讲……学生就餐间隙,餐厅滚动播出当日的时政新闻……校园广播的反复播放,加上学生别出心裁的手绘海报推介,让“百鸟朝凤”“高山流水”“蓝色多瑙河”等国内外名曲悦耳又动心。

  校园活动是“文化养校”的重要载体。德育处主任潘小斌说,磐中的文化活动不做则已,做了就必须精心设计,达到震撼人心、受益终身的效果。这是磐中的教育追求。

  2018年10月,学校运动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各显神通,用集体智慧展现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高三(9)班班长袁杨熠和班委深入研究后,选择“神舟七号”为题材。如何用泡沫板搭建模型成为他们面临的难题。大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木板粘在泡沫板上,但幕布的匹配性问题又让该“工程”陷入了困境。“真得感谢胡爱芬老师,她把幕布带回家,一针一线地给缝起来,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在师生共同协作之下,“神舟七号”终于在开幕式上惊艳亮相,获得全校师生的赞叹。

  “展示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成就,既展现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昂扬风貌,同时也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团队凝聚力。”校团委负责人孔伟宝说,“学校组织开展的成人礼、尚美教育成果展示、远足毅行、太极拳、爱心雨伞、新奥特暑期学生夏令营等诸多活动,都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知行楼前,草木吐新绿,百花竞芬芳。四楼报告厅里,黑板上“法制演讲比赛”几个大字依稀可见。4月16日,高二年级12名学生代表在这里纵横捭阖,侃侃而谈,为听众呈上了一场思想与言辞齐飞的饕餮盛宴。最终,高二(10)班陈佳晗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莅临磐中视察。而今,明德楼一楼,“党建长廊”成为红色风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用典、金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主题展板一一排开。校党支部书记陈天宝说,学校抓的不是“纸面党建”,而是真正做到“虚功实做”。校党支部出台了相关文件,建立“党员先锋榜”,对全校49名党员进行责任担当、德育作为、教学实绩三个专项考核,真正体现“关键少数”有关键担当。

  张中华是一名党员教师,2018年中秋节意外骨折,医生反复叮嘱要再住院几天。为了不让“走班”学生落下课业,张中华住院两天后马上出院,拄着拐杖回到课堂给学生上课。这一坚持就是三个多月。党员羊健康、楼英莺勇挑重担,一个顶两个用,他们既担任教务处副主任,又分别担任两个班班主任,并任教三个班的课。党员周金仁面临退休,毅然远赴四川支教。冰雪来袭时,全体党员天未亮便到学校清理道路……

  七十余载的文化积淀,在这片凤凰山脚的校址上薪火传承,开新花结新果,成就了“金华市最美校园”“金华市和谐校园”。

成才沃土成就人生:改革力量,让高考上线率升幅领跑全省

  风云际会的新时代,高考依然是家长望子成龙的焦点,是莘莘学子改变命运的首要途径。2016年,浙江拉开高考改革大幕。在家长看来,无论如何改革,成绩才是硬道理,子女能否上好的大学才是关键。

  多年来,高考一段线突破200人一直是磐安人心底的梦想。2013年8月,周生民被任命为校长。县领导、教育局负责人送他履新时郑重提出:争取十年内一段线上线突破200人大关。令周生民意外的是,磐中人用埋头苦干交出了优异答卷,这个艰巨任务提前6年就完成了。

  2014-2018年,磐安中学高考成绩年创辉煌,并向着高分更多、结构更优、质量更好的方向发展。相比2013年,2016年磐中高考一段上线率将近翻了一番,成为省重点中学高考上线率进步最快的学校之一;2017年,一段上线突破200人大关,达到224人;2018年,一段上线人数达到220人,65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达30人,考入“985”“211”名校达94人(备注:以上数据均未包括音、体、美等特长生上线人数)。这些亮眼成绩的取得,与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引进、办学条件改善等工作息息相关。韩国利、孙立辉夫妇是该校从黑龙江引进的优秀教师。孙立辉现在还记忆犹新,2018年8月27日,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夫妻俩飞越2500多公里,从哈尔滨来到磐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开始慢慢融入学校。作为黑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韩国利、孙立辉对磐中有“旁观者清”的独特视角。孙立辉坦言,她对磐中的感觉可以直观地归结为“三个最”。

  “最优秀的班级是‘学军班’。”孙立辉口中的“学军班”,是指磐中与名校杭州学军中学开展合作办学的重点班。“这个班级可大不一样,出优秀成绩是水到渠成。”她特意提到了一个学生——曹辰伟。

  曹辰伟这个瘦瘦高高的“学军班”班长,是全面发展的学霸,跳舞、打篮球等都是他拿手好戏,还获得过省级生物、数学、物理竞赛二等奖,被评为“金华市最美学生”。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习惯性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以前,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加入‘学军班’让我结识很多佼佼者,很庆幸能有这么好的平台,我非常享受这拼搏向上的好氛围。”

  几年下来,“学军班”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长对子女择校的固有认知。安文街道的杨先生一度为女儿高中择校问题纠结,了解“学军班”的情况后,杨先生改变让女儿去金华就读的初衷,把目标锁定在磐中,“这样的办学模式与教学质量,着实让家长放心。”

  副校长楼晓明介绍,学校在2016年创办了首届“学军班”,追求“1+1>2”的办学效果。两校通过管理交流、联合办班、师生互动、教学帮扶等形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让我县孩子与省级名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014年之前,磐中每年外流优质初中生源在30人以上,而今已减至10人以内。现在许多已在县外就读的磐安学生纷纷要求回磐中就读。

  “最深刻的是改革”。浙江是全国高考改革的示范省,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无疑走在全国前列。韩国利夫妇在磐中第一次接触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直呼“这是教育的变革”。

  在课程改革中,学校着力于顶层设计,精心构建了“三层四类”课程体系,强化分层施教分类选修,彰显“大山文化”,因地制宜开设《磐五味》《磐安野菜》等地方特色选修课。目前,学校共有省市级精品选修课程38门,居金华市同类学校前茅,多门课程已被浦江中学、开化中学等县外学校直接采用。郑群英老师说,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助推高考成绩实现“弯道超车”。

  2018年5月,学校模拟政协社团首次参加金华市青少年模拟政协展示,获得团体最佳提案奖、最佳记者、最佳新闻发言人等奖项。一个个校园社团“走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选修课的热情,与课程改革形成良性互动。民俗乐团的陈怡柔首次登台表演后说:“舞台上的自己,是我从没有见过的自己,音乐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成就感,还有新的可能。”

  学校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行教师三级聘任制度与新高考年级教学激励机制,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月、学风整顿月、行政干部随堂听课等活动。为更好地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两鬓斑白的任课教师纷纷拿起笔,和学生同堂参加“高考”。实行问题导引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2018年,全体教师相互观摩听课1647节,年级管理组成员及全体行政干部听课301节。

  “最感动的是温暖”。晚饭后,孙立辉夫妇最喜欢到操场上散步。苍翠欲滴的青山,绿草如茵的球场,橙色的塑胶跑道,新建的看台……呼吸着带着甜味的空气,漫步在设施齐全的校园,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因为这里所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更因为学校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有一种温暖,让我们放心地在这里扎根”。孙立辉告诉记者,报到当天,宿舍里的电风扇是校办公室主任即买即送的,空调是周校长特意安排安装的,无论在食堂、宿舍、办公室,他们都有家的感觉。

成人之旅浸润人性:“尚美教育”,让德育感动师生闻名全国

  周一上午9时30分,雄壮的国歌在校园里响起,磐中近1500名学生整齐列队,参加升旗仪式。在国旗下,德育处主任潘小斌宣读了学校对美德养育活动先进班级进行表彰等决定,并作《那个管你最狠的老师爱你最深》主旨演讲……

  这只是普通的一天,一次普通的升旗仪式,一项常规的工作,但弥足珍贵的是磐中的“尚美教育”做到六年如一日,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堪称典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直以来,磐中坚持一个教育信念:我们教孩子三年,就应该为孩子想三十年,为整个民族想三百年。磐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精心打造“尚美教育”办学特色。

  “尚美”即崇尚“四美”:一是“善美”,即培养学生“善良、仁爱、礼敬、担当”四大品质;二是“智美”,即培养创新精神,培育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批判质疑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审美能力;三是“体美”,即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包容的胸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是“情美”,即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情趣、深厚的人文修养、纯朴的生活方式。

  近几年来,磐中通过制度建设、课程嵌入、活动设计……坚持不懈把“尚美教育”落实到每月、每周、每天的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怡情,促进师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教育报》《德育报》《教育信息报》等各级媒体都对“尚美教育”作了长篇报道。周生民应邀赴太原、深圳、延安、内蒙古等地参加全国性德育主题会议(论坛)达10多次,讲磐中的故事,发磐中的声音,推磐中的经验。全国各地来磐中参观学习“尚美教育”达20多批次。

  谈及近几年的成效,潘小斌心中满是欣慰:“大大小小的变化很多,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想。最直观说,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学生多了,主动捡拾垃圾的人多了,文化活动的档次更高了。”

  2018年12月,河南许昌市“名师团”来磐考察“浙江省周生民名师工作室”,在录播室与磐中师生开展面对面学习交流活动,高二(2)班学生到场聆听讲座。活动结束,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把椅子摆回到桌子底下,自觉把会场整理得井井有条。许昌嘉宾见状赞叹不已,当场夸奖磐中学生素质好。德育处副主任胡良波说,老师事先并没有作特别要求,这都是学生的自发行动。“尚美教育”收到了意料之中的回报。

  几年的坚持,让善与美的人性充分彰显。每年评选十大校园感动人物,成为磐中“风尚标”。学生即使衣着俭朴,但也能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涵养与自信。餐厅里,学生自觉排队,秩序井然。餐厅负责人说,厨工总是夸学生素质好,把剩菜剩饭、塑料袋、牛奶盒都分类放好,让他们减少许多工作量。

  一粒种子催生另一粒种子,一对翅膀带动另一对翅膀,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学生陈晓东家境清寒,父亲早逝,从小由祖父母带大。学校十分关心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他发放了三年奖学金和助学金。最后一个学期,家里经济压力有所缓解,陈晓东主动提出把助学金让给更需要的同学。后来,陈晓东不负众望,考上了深圳大学。2012年,半身瘫痪的学生李一行考入磐中,学校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原则,特意在教工宿舍楼为母子俩安排住所,方便照顾。李一行在磐中就读的三年时间里,班里同学接过“善美”接力棒,与其母亲一起轮流照顾,助他圆了大学梦。2015年,李一行考上了令人艳羡的浙江大学。

  为人师表,美德垂范。胡炳云是县“美丽教师”,1989年回乡任教。因化学老师不够,这位生物系毕业生就改教化学。他总是憨笑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学生病了,他用担架抬着送到医院,还亲自去山上采草药,煎好药送给学生喝,一坚持就是几个月。

  2015年,胡炳云在晚自习下课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头部重伤,重度昏迷。接急诊的傅良彬医生是胡炳云的学生,立即护送胡炳云到金华市中心医院抢救。手术前,21位学生给主刀医生打电话,恳求主刀医生救回老师。主刀医生深为震撼:“从医以来,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这位老师真不简单。”胡炳云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学生马上就要高考了,我不在学生怎么办?”

  2018年5月26日傍晚,吴直能和董志斌在教职工宿舍楼后的菜地里种菜,远远看见山里有人影晃动。受心中善意驱使,两位老师主动前去“多管闲事”,最终,费尽周折搭救了85岁的失智老人傅双卿。此前,她已在茂密山林中迷失两天两夜。

  日前,高二年级开展了“爱家·感恩家庭”主题系列活动,推出了“感恩遇见·不负芳华”特辑,让学生不禁热泪盈眶。

  万小梅是高二(2)班班主任,她设计了“三月如诗,我们相互倾听”主题班团课,让学生讲述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原本计划2个课时的班团课,整整用了6个课时。学生马嘉玲说,别的同学总能得到父母表扬,而她的父母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听她说说学习和生活上的烦恼。课后,同学们把来不及对父母说的话写成书信。万小梅把大家对父母说的话拍摄成视频,并把视频和书信分享在班级家长群里。

  万小梅说,正是这些“心贴心”的美德养育活动,让学生懂得父母的苦心、消除对父母的误解。其间,被感动的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还有她自己。

  站在云帆楼楼顶,遥望九龙山,形如笔架,岚霭氤氲。随着上课铃声响起,磐中人再次扬帆启航,直济沧海……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