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盘山“瓜菜代”成金华解决粮食困难的典型
2019/06/27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陈丽娜

  1961年5月,《金华报》报道了盘山公社利用“十边”广种瓜菜的新闻。盘山公社利用屋边、田边、路边、树木边、渠道边等零星土地广种瓜菜,迎来“小岸条条绿,渠道两边青”的壮观景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粮食困难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下半年,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中央政府成立“瓜菜代”领导小组,鼓励群众多种多收。一场“瓜菜代”群众运动就此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低标准,瓜菜代”成了当时老少皆知的口号。“低标准”就是控制食品消费量,“瓜菜”含义是广义上的瓜菜辅粮。

  1961年3月31日,县委专门发文号召种瓜菜。清明前后,正是种瓜菜的大好时机。文件指出,多种南瓜等瓜菜,是进一步安排好群众生活的一件大事。县委要求家家户户利用田头地角、闲散土地,人人动手,大种瓜菜,开展“每人十株瓜、百株菜运动”(也称“瓜菜代”),所种瓜菜实行谁种谁收。实施“瓜菜代(粮食)”度荒,让磐安境内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1961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4952亩,为解放以来的最高峰。

  大盘镇学田村村民陈继芳出生于1949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已退休多年的他被大盘镇政府返聘,担任老陈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回忆起当初开荒地搞扩种的情景,陈继芳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自种自收”就像发号令,公社所有社员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知道有这么好的政策,有力气干活的都赶紧去抢地了。”当年12岁的他也扛起锄头到田间地头找空地。在一个土名叫“柿坞尖”的地方找到边角地后,他马上卖力挖地、松土、平整,一个上午居然拾掇出二三十平方米土地。陈继芳笑吟吟地说:“当时,我大姐还特别夸我,这地挖得有模有样!”

  几天时间里,无论近的远的,山上山下,路边田边……凡有泥可挖的地方都种上了瓜菜。春天种土豆,夏天种蔬菜、红薯、大豆、玉米,秋天种萝卜、青菜,都是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

  那几年,即使是在校学习的学生,休息日也都奔走在田间地头。吃够了饿肚子的苦,尝到了吃饱肚子的甜头,大家干活特别有劲头。

  90岁的孔天木是当时盘山公社学田大队副大队长,主要负责大队食堂管理。那时,除社员外,在学田大队公共食堂就餐的还有公社干部、驻盘山机关干部、知青等,总人数达600多人。“每天我要定菜谱、发放粮票,从粮食晾晒、入库,直到成为饭菜上桌,全部过程都要我管。”在公社干部召开会议动员群众开荒种菜时,孔天木因忙于食堂事务,腾不开身去开荒。几天后,他请人代班一天去开荒抢地。到村庄四周一转悠,发现边边角角都已被人抢占了,有的早已种满了瓜菜。带着懊悔和无奈,孔天木扛着锄头,带上柴刀,走了足足5里山路,才在一个叫“石上岭头”的地方找到零星空地。花了好大力气,才开垦出0.25亩左右山地,分别种上萝卜、玉米。“可惜的是,播种比较迟,已错过好时令,玉米粒长得不饱满。”孔天木说,“最后,好歹还是收获了2担萝卜、20多斤嫩玉米”。他们一家把萝卜缨都当菜吃了,一点都不舍得浪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中的粮荒。

  1961年,契合当时民生需求的“每人十株瓜、百株菜”运动,迅速在山区掀起热潮,受到人民群众的响应。盘山公社更是成为金华地区开展“瓜菜代”运动的先进典型,见证了“瓜菜代”政策对“三年困难时期”的积极作用,为后续推行农村“四固定”(固定土地、牲畜、农具、劳动力)政策奠定了基础。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