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光辉足迹|第一站:新渥
2019/11/28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黄醉千 邵汉诚 陈丽娜 队员:周晓强 姚岚 陈敬芳

  11月7日,县融媒体中心“光辉足迹”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新渥街道,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走过的足迹一路追寻。那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画面,让我们心潮澎湃,充满力量。我们相信,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跟着党中央走,梦想就在前方。

很高境界的富

  “生态富县是很高境界的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科学论断,成为磐安的指路明灯,引导全县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肩负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责任,铺展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美丽磐安画卷。

  路子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磐安“两山”主题实践馆中,展板上清晰的写道:1983年磐安复县时……习惯于“靠山吃山”的人们过度砍伐森林,开山开到尖、种田种到边,“墨林”变成了“没林”,“岗头”变成了“光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3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曾经的磐安也遭受过生态破坏,若非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生态富县战略,那么我们将依旧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之中。

  遭受过雾霾,经历过工业污染境遇的当代人,能更深刻认识到当时决策的可贵。为了摆脱“越砍越穷,越穷越砍”的恶性循环,磐安下定决心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停垦还林,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特色工业,走生态脱贫致富之路。实施“生态富县”战略以来,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等指标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历史证明,“生态富县”战略是正确的、符合磐安实际的、顺应时代潮流和民心的。

  起步早。盍早为计,玉汝于成。回顾磐安“生态富县”战略的发展历程,磐安实施绿色发展大计,几十年来全县上下始终对着同一个突破口冲锋,终于有了今日的辉煌成绩。

  1995年,磐安正式启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1996年,磐安在全省率先摘掉“贫困帽”。1997年,磐安编制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县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2000年,正式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并正式提出实施“生态富县”战略。同年10月金字招牌花溪景区正式对外营业,开启了磐安发展生态经济新篇章。

  橱窗内,一份份文件、一张张相片,集中展示了“生态富县”战略的不凡历程。这种担当初心的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所有人。上世纪90年代,各地都还处在重污染工业发展时期,磐安先一步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正因为起步早,磐安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遇探索生态经济路径,才能够更深入领悟绿色发展真谛,擘画出美好未来。

  认识高。“生态富县战略”内含深刻哲理。工业化早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呈现了一种此消彼长的对立态势,似乎高效率就等于高环境压力、大量生产就必然带来大量废弃。一段时期内,环境与经济不可得兼的“零和博弈”思路,左右着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磐安带来了不少困惑,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能否富县产生疑虑。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磐安调研时说,“磐安生态富县的路子是对的。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态浙江的要求是一致的。生态好不仅可以富县,而且可以让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

  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拨开迷雾见云天,一扫当时围绕“生态富县”战略的种种杂音和模糊认识,为困惑中的干部群众及时送上了“定心丸”。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饱含深情、高屋建瓴,犹如一盏明灯,给正遭遇发展瓶颈的磐安带来“解题思路”,增强了磐安自信。

  时隔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磐安调研时又一次指出,“磐安抓生态保护是符合本地实际的,要脚踏实地做下去”。浩浩乎山川如画,荡荡乎江河倾心。总书记的指示犹如压舱石,为磐安注入了破浪前行的驱动力,锚定了发展方向。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正是因为志存高远、一以贯之,磐安才能擦亮生态底色,探索出两山路径,实现“借景生财”,释放出更多生态红利。

  作为绿色发展先行地、“两山”理念重要萌发地,磐安正以“很高境界的富”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定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模范生,打造身心两安“大花园”。

参观两山馆

便民服务聚民心

  2003年仲夏的一天,碧空如洗,云淡风轻,明媚的阳光照耀大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信步来到新渥镇365办事窗口,他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在场群众的心,也深深地感染了当地的老百姓。习近平总书记热情、坦诚、随和,与村民亲切握手、拉家常、问民情,气氛热烈、其乐融融。这是浓浓的鱼水情,更是拳拳的人民情怀。

  当年的365办事窗口位于原新渥镇政府所在地,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醒目的大字“365办事窗口”“一年365天,天天为您服务”,一旁的外墙上还有简洁明了的办事指南。推开门,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一个柜台和一张老旧办公桌,原新渥镇镇长葛德好指着老办公桌回忆道,那时的365办事窗口配有两名办事员,墙面两侧挂着办事流程、注意事项和规章制度。

  谈起当年在“365办事窗口”偶遇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新渥街道麻车下村村民卢爱仙激动不已。2003年6月12日上午,卢爱仙骑车到新渥镇365办事窗口,为在海南做木雕的儿子办理外出务工证明。在“365办事窗口”,卢爱仙恰巧遇上了前来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卢爱仙回忆,总书记问她:“儿子打工的年收入咋样?”她回答:“儿子在海南干了8年了,每年净收入1万多元”。总书记再问:“你知道这服务窗口都能办什么事?随时来都有人吗?”她答道“这里叫‘365办事窗口’,24小时办公,随到随办,我们老百姓可方便了。”总书记微笑着问:“偏远山村到窗口办事方便吗?”她回答说:“方便,我们麻车下到镇里只有7公里路,骑着车来办事也挺快,有时我们地里忙活,也可以请村里代办员办理”。一问一答间,卢爱仙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老百姓的关心。经过多年提升,当初的小窗口,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政务服务齐全的便民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改革后,群众更是不用担心来回跑多次了。

  再次踏入365办事窗口,新渥村的杨仙英依旧心潮澎湃,眼眶泛红。虽说时隔16年,但回忆起当时偶遇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杨仙英记忆犹新。杨仙英动情地说:“那天的情形,这辈子都忘不了。总书记当时和我握了手,他的手宽厚而有力,给人一种很平易近人的感觉”。

  杨仙英接着回忆说,“我当时站在窗口的柜台外,高大魁梧的总书记站在窗口的柜台附近”。

  杨仙英办证间,总书记亲切地问:“阿姨,来办什么事?”杨仙英回答说:“我来为儿媳办理生育证明”。总书记又问:“365好不好?”杨仙英爽快回答:“好!”几分钟后,生育证明办理完毕,杨仙英乐开了花。看到365方便快捷地把群众的事项办完,总书记笑着点了点头。

  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365办事窗口是磐安的创新,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把这一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为老百姓提供系列化的服务措施。多年来,我县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深化推进365改革,县365行政服务中心经过多轮扩容提升,全县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和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进驻;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推出“警医邮”“警银驿家”“红色代办站”,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实现100%网上办事,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容缺受理”“午夜值班”服务,将便民服务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努力营造最佳服务环境。

坚持“两山”理论,阔步走“生态富县”之路

  拉长时间轴,纵观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磐安绿色发展道路的“四梁八柱”,基本架构和发展逻辑,深受“生态富县”战略影响。多年来,全县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下去,累累硕果遍布磐安大地。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2003年6月12日。上午9时许,几辆大巴车在新渥镇宅口村缓缓停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从车上下来,笑容满面地与等候于此的县、镇、村干部逐一握手。尽管已经过去了16年,时任宅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家仁依然对那一天记忆犹新。作为当地主要介绍者,陈家仁提前做足了功课,以求呈现宅口村的最佳面貌。

  一路行,一路听,一路看,村口枝叶繁茂的苦槠树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在得知村里为了留住这棵600多年树龄的大树,原规划建于此的老年协会做了让步,进行重新选址,总书记连声说好。

  习近平总书记进村入户,走到一户药材种植户家门口,未入内,便可闻到浓郁的中药材气息,屋内一座座小山似堆放的药材令他略显诧异,总书记从“小山堆”中拾起一颗贝母细看。这一幕立刻被摄影师捕捉下来,定格在照片中。“总书记看得细,问得也细,生产、经营、生活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时,陈家仁向总书记介绍了宅口村建设基本情况:新农村改造基本完成,时下村里主要经济收入来自织带加工、编织草席、种植药材,其中以药材占比最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总书记连连点头赞许,肯定磐安中药材产业是“生态富县”的重要依托,“你们经济意识强,咱全国有那么多人口,中药材必不可少,市场潜力很大,希望你们把中药材做大、做强。”

  随后,总书记在宅口村党员活动室主持召开座谈会,活动室因为人多略显拥挤。习近平总书记与我县干部就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交流,他倾听党员代表们的发言,认真做着记录。面对在场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说,磐安实施“生态富县”战略路子对、认识高、起步早、有基础,磐安的“生态富县”战略提得很明确,很响亮,也很对路。生态好不仅可以富县,而且可以让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

  时任新渥镇镇长葛德好参加了那次座谈会。他对习近平总书记会上的讲话至今印象还很深:一句是“并不是所有生态好的地方都富,生态好是基础条件”,另一句是“要真正达到‘生态富县’的境界,磐安的党员干部必须为之付出极大努力,要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书记的话犹如一盏明灯,给正遭遇发展困惑的磐安带来了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方向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不局限于环境的整治,更要富县,富民,实实在在地抓好生态、经济两个重点,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从中获得利益。”

  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历史不会忘记,正是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磐安调研,充分肯定磐安实施“生态富县”战略,指引磐安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我县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枝叶繁茂的宅口村村口苦槠树

振兴中药产业 打造磐安“金名片”

  磐安中药材展示厅原位于国土资源局西侧三楼,总面积400平方米,里面主要展出野生药用植物、药材市场等200多幅图片;展示中药材标本及产品600余个。那时,中药材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潘兰兰是展示厅的“常客”,她时常在展厅内向外来嘉宾介绍我县中药材发展情况。

  2003年6月12日,中药材展示厅迎来了一位“特殊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他走进我县农科教中心,先后调研了解“农民之家”与中药材产业。在中药材展示厅,他仔细了解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何时获评“中国药材之乡?哪个单位命名的?”潘兰兰一一作了回答。

  展厅最显眼的当属旋转展示台上的九味中药材,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充满了兴趣。“这个是白术,磐安药材中产量最大,影响力最大,全国白术出口量我县占百分之七十。”潘兰兰介绍道,全县境内有药用植物1219种,著名“浙八味”中的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五味道地药材盛产磐安,俗称“磐五味”,最中间呈放着的就是天麻,是以磐安为主产区的中药材之一。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还是在中药材展示厅停留了很长时间。潘兰兰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完我们磐安展厅后,肯定中药材是磐安的最大优势,‘浙八味’中‘磐五味’就占了五席。”总书记指出,中药材产业是“生态富县”的重要依托。我国中医药发展前景喜人,但药材市场起伏变化很大,要让中药材产业稳定地成为支柱产业,绝非轻而易举。磐安要致力于药材产、供、销一体化建设,生产基地要扶优、扶强,购销户要与药农建立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关系,首先要向药农让利,使药农得利。

  不忘初心,牢记嘱托,磐安进一步确立了中药材产业振兴发展目标。这里,因为药材而成为一片热土,也因为发展而成为一片乐土。如今,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是磐安的“金名片”,也是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磐安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家户户种药材,镇镇乡乡闻药香”。

  “老磐五味”经久不衰,“新磐五味”异军突起。我县建立了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的质量追溯体系,道地药材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建立了中药材加工共享车间、共享仓库,承担了全国首个场地初加工和饮片生产一体化试点。2018年全县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产值达到15亿元,“浙八味”药材城交易额突破30亿元。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