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建筑与文学研讨会”在磐安县举行。期间,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作家与建筑师,走进了重峦叠翠的大盘山。
磐安地处浙江中部,誉称“浙江之心”。境域绵亘数百里,丛山笼盖峻岭环抱,是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会稽山等山脉的发脉地,旧志谓“群山之祖”。同时它还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发源地之一,为浙江省内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区,旧志谓“诸水之源”。大盘山因山而水,因水而树,茶园竹林杜鹃樱花漫山遍野,古寨老宅星移斗转,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成为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荟萃的一方宝地。
磐安是国家生态县。大盘山境内植被厚密物种丰富,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的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盘山乡村中至今保存着数量众多的“婺派建筑”大宅院,其中榉溪“孔氏家庙”是改写中国文化史“定论”的“婺州南宗”。南宋庆元年间,邑人王象之从大盘山起步,撰写了《舆地纪胜》200卷,成为世界旅游史上领先的鸿篇巨制;陆游游历磐安,写下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千古绝唱。大盘山区至今活跃着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稀世之珍。
磐安民风淳朴,乡味浓郁。县志记载,磐安人大多从北方迁入,他们早在千年之前就选择了幽深宁静的大盘山。乡绅村民妇孺老幼,祖祖辈辈都知道保护原真的生物物种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世世代代都知道保护一草一木、爱惜只字片纸的必要性;子子孙孙都恪守“知行合一”“耕读传家”的祖训,遵循故土乡规民约不改初衷。这是大盘山的生态人居环境,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却得以完整保存的秘笈。
这个春天我们有幸走进了大盘山,这个春天我们享尽了大盘山之美。大盘山的空气,像刚泡开的茶水有点淡淡清香;大盘山的阳光,像刚绽放的油菜花格外明媚。大盘山的山峦泉流、老树飞鸟、乌石古道与香菇香榧金樱子酒,为我们悠悠讲述昨天和今天的故事。大盘山人生得自在,活得潇洒,住得安逸,幸福多多。我们为大盘山陶醉,我们为大盘山感动,我们被大盘山的魅力深深吸引。
短短几日,我们在磐安集聚、采风、研讨、抒怀。大盘山赏赐我们文学创作和建筑设计以灵感和启示。千百年前的北方士人为什么不远万里选择大盘山并坚守在大盘山,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等等,新的命题、新的领域在我们面前豁然开朗。
大盘山归来,我们既往的文学理念与艺术思维得以补正或修复,去芜存菁,澄澈通透,安如磐安。众声切切,遂成如下共识:
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与自然生态形成有机关联,才是深切的人类情怀。有如草木之于土壤。
杰出的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必须拥有“宜人”的品质,使人和地球生命宜居安居。有如空气之于人。
文学与建筑,在空间与时间上得以同构。天空大地山林河流给予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千年遗存的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与反思。有如流水之于大山。
文学与建筑的携手、融合,将会产生互动共生、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如花粉之于果实。
我们愿用最美好的文字和最合理的线条,与大盘山殷切对话。用良知和责任感,讴歌那些护卫生态资源的大盘山人。这是我们作家、艺术家及建筑师共同的使命。我们今天对大盘山的敬畏与爱护、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将给人们所向往的诗意栖居,留下一份真诚的馈赠。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