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老乡你好——小康路上看变化┃泥庐里的幸福生活——盘峰乡下初坑两户幸福计划农户的小康路
2020/07/15 来源:  记者 虞晓峰 陈静 黄家林 周晓强

编者按

磐安复县以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脱贫奔小康的奋斗史。从全省头号贫困县到摘掉贫困县帽子,再到摘掉欠发达县帽子,到今年全面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全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全县人民自力更生、创新创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是小康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小康生活的见证者。县融媒体中心今日起推出大型主题报道《老乡你好——小康路上看变化》,一起去看老乡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起去感受老乡心中的幸福和喜悦。

泥庐里的幸福生活

盘峰乡下初坑两户幸福计划农户的小康路

  小石桥、泥坯房、石径路……下初坑恬静地卧隐在山的环拥之中,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人和景美,好一派丰足的山村小康图。

时下正是避暑旅游的黄金季,下初坑因为泥庐特色民宿早已名声在外,尽管有疫情影响,它,因独特的环境和特色的人文,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山外游客来这里消暑纳凉、休闲养生。

张苏琴、陈岩星是山前村下初坑自然村的两户普通农户,他们曾苦在山里、穷在山里,因致富无门、疾病折磨而几近贫困难以度日。现今,他们因为“我的幸福计划”,放养土鸡、开办农家乐,不仅有了房屋出租财产性收入,而且还有农家乐经营产业性收入,日子过得那一个甜美富足,让他们自己都感到有些不敢想像。

本报《老乡你好——小康路上看变化》栏目组的采访就从这两户农户的探访开始,让我们循着他们的生活轨迹、家境变化,来感受小康路上的一路风雨、一路变迁。

曾经的老房 

曾经的路

张苏琴是下初坑自然村最早开办农家乐的一户农户。当天中午,游客在她家订有两桌中餐。她和丈夫张洪传一早就忙开了,但当得知我们的采访来意,张苏琴再忙也十分乐意配合。这种溢于言表的高兴是她对现今生活的知足和幸福。

张苏琴的话匣从她小时候的生活开始。“我是风厂村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帮着家里烧饭、喂猪、洗衣服,带弟弟、妹妹……”张苏琴家有4个兄弟姐妹,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母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那土里刨食的年代,家里没有劳力,那日子过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16岁那年,父母之命,张苏琴从风厂村嫁到下初坑,相比于风厂,下初坑离磐仙公路近些,“卖柴卖树方便一些”。尽管张洪传家境也好不了多少,但山里人不敢有太多的奢求,一个“交通方便些”便成了父母许婚的最大理由,也是他们对张苏琴生活幸福的最大托付。

婚后,张洪传父母分给张苏琴夫妻俩一间泥房。他们总共造了三间泥木结构房子,一间自己栖身,两间分给了张洪传兄弟俩。张苏琴分到的是东侧金字头的一间,边上有块余基,但限于当时她公婆的家境,心有余而力不足,想造也造不起。

婚后的生活并没因“路方便一些”而有大的改观。那时,他们除了卖柴卖树没有其它收入来源,山里人不争力气,树和柴没有多少市场,也卖不起价格。一担柴,牛劲马力挑到公路边,充其量只能卖个几块钱,并且能不能卖掉还是未知数。一年到头,能从中“挑”出个千把元钱是“佛祖保佑了”。

家庭收入没有很好来源,但家庭开支却在增加。下初坑是风厂过往仙居的必经之地,“娘家人经过、路过,赶上了总得留他们吃个便饭”。憨厚、孝顺的张苏琴夫妇常常因家里的“穷”而为“娘家来人要不要招待”而犯难。

“那时我们家真的穷得揭不开锅,我爸爸妈妈来,也只能招待他们吃一碗稀饭。”张苏琴回忆起当初,眼里不禁泛出了泪花。贫穷限制了人的亲情,穷苦出身的张苏琴,面对同样穷苦的父母,都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招待一下,这等悲苦和凄楚几人能知?

张苏琴回忆,她父母看到她家的境况,劝慰她不要担心,“亲戚朋友来往,稀饭总要招待的,粮食不够,就到风厂家里来挑。”有几年,张苏琴真因“家里实在揭不开锅”而到风厂父母家去“借”过粮食。

窘迫之境并不止于吃的问题,住的事情同样让张苏琴难堪。

张苏琴一家只有一间泥木结构房子,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家里住房紧张状况陡增。每逢家里来客人,她都紧张得要命,“生怕客人住在这里”。好多次,她父母摸黑从仙居、县城回家,她都不敢让父母留宿,竟然只能无奈地看着父母,蹒跚着再摸黑走向那大山的再深处。

这般心的纠结和“漠视亲情”的煎熬让张苏琴咬紧牙关也要把边上的那间房子给造起来。1988年,她撺掇丈夫张洪传造房子,没钱,他们就从张洪传姐夫那里借来了200元钱,自己起早摸黑帮工,好不容易用黄泥搭建起边上的那间小屋。

住房条件有了改善,债务压力却又让他们差点背上了“背信弃义”的骂名。三年,整整三年,他们都还不上张洪传姐夫的那200元钱,以致姐夫愤愤地说:“这钱你们不用还了,就算我给你们用好了。”

山里人纯朴,把亲情看得比山重。“自知理亏”的张苏琴毅然把家里准备过年的年猪提前卖掉,才好不容易还了这200元借款。这样的后果是她家吃了近一年的素,因为,没有了年猪,就意味着这一年她家就没有一点荤气。

山里人的生活大致相仿。陈岩星随母改嫁从山外来到了下初坑,他家现住的房子是他17岁那年造的。三间木结构泥墙屋,依山就势建在那半山腰上。陈岩星说,当年造房子,地基是自己开的,石头是自己扛的,反正那几年,他们兄弟三人,忙完农活就造房子,用双手把地基一点一点平整出来,用肩膀把石头一块一块挑上去,垒成了5米多高的地基,造了三间两层泥木石结构房子。

陈岩星家的房子在村里是地势最高的,立地条件并不理想,若从农村农业生产角度而言,还有着诸多不便。但下初坑就这个条件,容不得他们有过多的选择,能住上新房子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至于立地条件,他们就顾及不了那么多了。

厚道人自有厚道福。这一当年让人无奈的地基,现今却成了农家乐的可人之选。这是后话,但从房子角度而言,这又是一段陈岩星的“心路”。

当年的大山

当年的事

下初坑的山是一重一重的。在村里,从村的这一头,山遮树掩的,你看不到村的那一头;在村外,从路的这一头,盘旋曲折的,你到村口还不知路通往哪一头。

这样的村,你能想像当年没电、没路,村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们对通电、通路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渴望?

说起当年没电、没路的日子,陈岩星心里有几近悲凉的感觉。他说,那时候,他还年轻,家里的生活真的很不方便,一到晚上便是黑灯瞎火的,有点柴啊、树啊,想运出去换点食用的,肩挑背扛,用的是牛劲马力。真因为山里生活的苦,他曾经逃离过这个村,到外面去闯荡了好多年。

好日子是山里人的渴望。这种渴望一旦触碰到机遇,山里人的执着便会变成一种不知疲倦、不计辛劳的付出。下初坑的通电、修路,及后来“我的幸福计划”在这个村的落地,都是下初坑人心头那些“抹不去的当年的事”。

先说通电吧。那时候的小康标准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话是奢侈品,他们倒没有多大奢求,但电灯是必需品,他们便使出了“砸锅卖铁”也要通上电的劲头来。

据陈岩星回忆,当年他们村通电采用“民办公助”形式,村民们要安装电灯,得按家庭人口多少筹交一部分钱。陈岩星记得,他们村当年是按三口之家2000元的标准筹的款。

2000元钱在今天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在当年,对下初坑人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笔巨额支出。孰可知,当年,他们肩挑背扛卖上一年的柴和树,也只有千把元钱收入。可他们为了这心头的“光明”,家家户户或借、或贷,或掏箱底,都齐刷刷地交足了钱。

通电,他们出了钱;通路,他们没钱则出力。

下初坑村离磐仙公路有一公里之距。磐仙公路修通已有很多年了,但下初坑的通村路因为没有资金而一直没有修通。

1997年,村里下决心修路。一呼百应,全村人没有一个打退堂鼓,分段分户投工投劳,历经20个月的集体奋战,终于修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机耕路。

没有路,修上了路;没有电,通上了电。这两件事对当年的下初坑来说是“天大的事”,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天大的事”办成了并没有带来“天大的变化”。若说有,那也只是一些生活上的小变化,方便了一些而已,他们渴望的增收门路并没有因通电、通路而打开,村民们还是过着那种“吃不饱、饿不着”的日子,倘若碰上疾病灾难,他们简直不堪一击。

陈岩星、张苏琴两户在这个方面都有惊人相似的遭遇。张苏琴家庭困难,主要是她公公张宝银生病,6次住院,4次手术,夫妻两人辛苦操劳挣来的钱几乎全部扔到了医院里。

陈岩星则是他本人身体不好,长年的劳累使他多病多痛,三天两头需跑医院,医药费成了他家不堪承受的重负。

2012年,改变的曙光照进了下初坑。这一年,原高二乡联合浙江品尚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推广实施“我的幸福计划”,由政府牵头,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公司负责管理营销,组织发动农户种植生态水稻、养殖农家土猪和土鸡。

苦于致富无门的张苏琴、陈岩星两户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我的幸福计划”,分别领取了500只和800只鸡苗。

山区养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鸡苗脱温环节最要紧,那时候我和丈夫一个守上半夜,一个守下半夜,确保鸡棚的温度保持在33度以上,并且一个多星期一天都马虎不得。”说到养鸡,张苏琴记忆犹新。“我的幸福计划”给农户打开了一道门,能否真正走进去,还得看他们的艰辛和付出。

穷则思变。穷苦出身的张苏琴、陈岩星吃了很多苦,“鸡苗保温没日没夜守护”这点苦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上天不负苦心人,养鸡还真让他们开启了“幸福生活”。第一年,张苏琴挣了3万多元,陈岩星挣了七八万元。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多大的收入啊。随后几年,他们都把养鸡当作增收主业,尽管风云有变,禽流感让他们损失惨重,但他们养鸡的信心没有变,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现在的民宿

 现在的家

养鸡只是“我的幸福计划”的初级版,在下初坑,“我的幸福计划”还因那些“曾经的老房”有了升级版。

这个“升级版”的驱动力就来自我县旅游的全域化发展和高姥山的那朵红杜鹃。

一朵杜鹃红了磐安。高姥山因为杜鹃成海而声名在外,全域旅游的春风更是吹生高姥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这样的森林旅游标杆性项目。

高姥山麓的旅游热潮顺利成章地让下初坑成了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那些“曾经的老房”,那种隐匿山中的村落环境,那湾一碧如玉的溪流……这些曾让村民感到苦、认为穷的事象,在全域旅游的当下都成了“一种乡愁”而受到旅游投资者的青睐。

浙江品尚道公司因“我的幸福计划”走进下初坑,自然对这些“乡愁”资源有独到的见解。他们抓住高姥山旅游开发的风口,捷足先登租用当地这些“曾经的老房”开发特色民宿。

张苏琴是首批将闲置房子租赁给浙江品尚道公司的农户。当听到品尚道公司要租用她家房屋时,她还大惑不解:“我们这样的泥墙屋竟然还有人会出钱来租?”她爽快地将一间“正屋”和一个猪圈出租给他们,拿到了她家历史上首笔房屋出租收入——3.6万元钱。

浙江品尚道公司在下初坑租赁了像张苏琴家这样的泥坯房10幢,按照精品特色民宿的理念和标准进行了装修,还冠以一个很文艺范的名字——泥庐。

张苏琴是第一个响应者,也是第一个得益者。特色民宿改造装修期间,装修工人就在她家吃的饭,这让她家有了一笔可观的“饭店经营性收入”。

下初坑特色民宿名声渐起,前来旅游住宿的游客日益增多。张苏琴又第一个开办起专门从事餐饮的农家乐,家庭也因此有了稳定的旅游经营收入,日子也日渐红火了起来。现今,她家不仅改造装修了自己的住房,光厨房设施就投入28万多元。

“做梦也想不到,在家也能做生意,烧饭也能挣上钱。”张苏琴感叹幸福的生活来得有些突然。

陈岩星也有这样的感慨。他也首批加入下初坑“我的幸福计划”升级版,利用那半山腰上的两间泥木结构房子,办起了“山村人家农家乐”。

这两间农业生产立地条件不太好的房子,做起农家乐来倒成了一个可人的地方。地势高、视野广,再加上石径台阶,单门独户,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得到了游客的青睐,生意也便不是一般的好。

今年因新冠疫情影响,旅游受到重创,可下初坑的旅游似乎恢复得比其它地方要快一些,5月份就基本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陈岩星翻看着手机支付宝收款记录:“这一天的营业额做到了5900元,我以为是创记录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达到了6580元。”

陈岩星幸福着“我的幸福计划”,如果说,农家乐生意的红火是他的一种幸福的话,那“我的幸福计划”升级版促成了他儿子的一桩婚事,这是他最幸福的事。

原来,陈岩星的儿子和儿媳就是在建造下初坑小木屋时认识、恋爱、结婚的。现在,陈岩星的儿子是农家乐的主厨,儿媳做帮手,一家人把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

陈岩星难抑内心喜悦地说:“幸福计划真的让我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佳话是“我的幸福计划”带来的,它在计划之外,但仔细想想,也在计划之内。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