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路村位于磐安县东北部玉山台地边缘,全村共有农户516户,1323人,茶叶、劳务输出、农家乐等为主要经济收入。横路村是我县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区明清时期乡村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横路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旅游特色村,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有“百年横路”之说。
村民周安华年近八旬,是知道村中历史为数不多的老人。这几日,他接受村干部的邀请在编写村里的文化故事。他告诉记者,横路村的故事要从明朝末年开始说起。
横路村,原名叫“澄溪周村”,与“澄溪古道”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横路村通向尖山方向仅有一条老路称为“澄溪古道”,也是磐安通向新昌的交通要道。古往今来,商贾行人均从此道过往。澄溪则是指村边的一条溪流。此溪自村往西南而下半里许,溪水从紫云峰而出,溪流弯曲如藤,故名“藤溪”。一段时间后,人们为了书写方便而沿用“澄溪”两个字,意思为“澄澈溪水”,因村原来的老路跨越澄溪两岸,故称“澄溪古道”。而居住在村里的人大部分姓周,因此,横路村早时称为“澄溪周村”。
澄溪古道,道路崎岖,很难行走,路程又远,费时费力,村民出行很不便利。想改变这条道路是周村人祖祖辈辈的愿望。早年因村里人口稀少,无法修建。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加,周氏祖先决定实现修路的愿望。乾隆年间,一位周氏祖先周太瑞最早提出重新修建道路的建议。他提议让道路直接横穿过村,通向尖山。这个想法得到了族人的支持,大家决定按此规划——村后出的道路改由村中而出,村口从文昌阁至石龙岗这一段路需横山而出。
规划好后,祖先们就开始修筑。其中,横路村到澄溪岭路段最为艰难,这一段路地势险峻,山高坡陡,而且修路的石块无法就地取材,需到较远的马工山开采再运过来,工程量大。周氏祖辈们只能利用农闲季节,一年一年地修,一段一段地修。因为这条路能方便大家出行,附近村民也纷纷前来帮忙。不知修了多少年才把通往尖山的道路修建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此段路全部采用玄武岩(乌石)修筑铺设,可见道路的施工难度之大。
古道修筑完成之后,澄溪周村的村民到尖山赶集就方便多了,交通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村子的发展。
澄溪周村穿村而过的乌石街及文昌阁至石龙岗这段古道都是横向而出,当时的人们称这段路为“横路”,喊的人多了,“横路”比“澄溪周村”还名声在外,久而久之,大家竟忘记了“澄溪”,只记得“横路”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横路村充满文化气息,有保存完好的“乌石古民居”与“乌石古街”。乌石古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由文昌阁向村中北端延伸,长四百米,包括其他纵横街道共一千余米,全是乌石铺设,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沧桑,路面已磨得乌光锃亮。在乌石古街两侧,尚保留着十三座明清时期的完整三合院。三合院结构严谨,院落与院落之间,错落有致。村民古居的墙体,均由乌石砌建而成,通体乌石,块状砖型,石行整齐,墙面平整,墙体美观,集中体现出古人在民居建筑中的智慧和艺术。同时,随着水下孔风景区开发,农家乐在该村也悄然兴起,给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致富门路,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横路村党支部书记周英洪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该村将从经营管理模式上多做文章,发挥好横路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旅游特色村的优势,尝试通过免租、年末分红的模式代替传统租赁模式,吸引全国各地小吃企业加盟,打造独具一格又包罗万象的横路小吃文化。现阶段,横路村栈道茶吧、酒吧入驻客商已经谈妥,高端民宿开发建设稳步推进,相信随着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横路村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