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坚决打赢十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攻坚篇
产业与文化相融 生态与经济共赢
2019/01/28 来源:磐安新闻网  队长:杨萤萍 队员:叶江垚 应燕航 羊洋

三个试点:开创乡村振兴新天地

  “我想要好吃的,我想要好玩的,我想要养生的,那就去磐安,连空气都是甜的。”在乡村休闲游热度不断上升的今天,旅游的意义就是收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幸福和“水声喧枕席,山色染衣裳”的幽雅。而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为那些带着乡愁的游子寻一片乡村乐土,为坚守农村的人们辟一方桃园胜景。乡村振兴,试点先行。2018年初,我县积极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在流域、村、乡镇(街道)三个层面上分别选取了方前镇始丰溪流域、大盘镇小盘村和盘峰乡作为试点。

发挥艺术魅力实现文化兴镇

  元旦前夕,方前镇始丰畔家庭农场内笙歌悠扬、鼓乐齐鸣,金华市春苗艺术中心越剧社为戏迷朋友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越剧表演。演员迈着小碎步走上舞台,手绢微微遮面,经典唱段轮番上演,台下观众随声附和,叫好声一阵接着一阵,观众直呼过瘾。“我们都是从杭州过来的,平时就爱听戏唱戏,早就听说磐安有个戏迷小镇,这次正好碰上节假日,约了几个好友过来。这里搞得不错,感觉很好。”游客吴成说。

  方前带给游客的,是新开张的“闲来下村”酒吧的热闹,是水袖飘舞、掌声不断的戏迷舞台,是碧波荡漾、空气清新的乡村景致,这一切都在抒说着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带来的变化。

  方前镇始丰溪流域乡村试点工作,以始丰溪流域环境整治为抓手,按照“戏迷小镇”+“共享农屋”模式,利用文化礼堂、古戏台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曲艺活动。全镇现已创建戏迷庭院110个、戏迷舞台5个、戏迷古祠堂4个,开设农家乐(民宿)20家、共享农屋50家,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周边戏迷及外地游客前来游览,为小镇带来了“流量”。同时,方前镇积极鼓励农户走规模化、品质化之路,做精农家乐(民宿),办好戏迷小节点,推出戏迷伴手礼,搭建戏迷果园、戏迷田园等项目,打造“始丰十二金钗”。

  方前镇对试点建设信心满满,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方前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目前,方前镇创建了12个“十美村”,省3A级景区村1个、A级景区村10个、浙江省旅游特色村1个,小城镇整治、美丽庭院、美丽经济等走在全县前列。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方前试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盘活闲置农屋“唤醒”沉睡资产

  不论你身在何方,如果想亲身体验山上砍柴、田里摘菜、灶头做饭、溪边垂钓的山野乐趣,只需动动手指在线上平台预定小盘村的共享农屋,就能切身感受陶渊明诗中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2018年4月,大盘镇小盘村33户135间共享农屋正式联网上线营业,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的模式成为大盘镇探索乡村振兴的切入口。

  “共享农屋·磐安山居”是以磐安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激活农村闲置住宅,为城市居民中长期来磐安创业、休闲、度假或养老提供共享房屋租赁平台,从而实现城乡功能互换、生态空间共享,是乡村休闲旅游新模式,是实践"两山"理念的新载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举措。去年3月,我县推出了首批“共享农屋·磐安山居”试点,这也是我省首次将闲置农民住宅集中推出租赁的先行范例。

  “一家人都在外地工作,家里两幢四层楼长期闲置。现以每间房每月500元的价格进行租赁,这样一个月就增加了4000多元收入。跟开办农家乐相比,这样的租房还不用煮饭打扫,房东当得特别轻松。”小盘村村民陈志中笑着说。

  大盘镇按照“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积极探索特色旅游新业态,把共享农屋作为实现产业兴旺的新抓手,让农村闲置房屋活起来、吸引城市游客走进来,最终实现“资金走进来、农民富起来”。在“磐安山居·共享农屋”平台上线经营的农户,预计每年人均收入将增加1万元以上。

发展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盘峰乡作为我县旅游精品南线的重要节点,依托天然生态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把全乡全域作为国家4A级景区整体予以规划建设。自列入乡村旅游全域化试点以来,盘峰乡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乡土儒学中心和全省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样板区、和美乡村标杆区、平安善治示范区、生态富民先行区”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2018年国庆假日期间,盘峰乡共接待游客约7.2万人次,其中灵江源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46万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长74.99%。“去年国庆7天就完成了前年同期一个月的营业额,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沙溪村农家乐户主王尚华高兴地说。推进全乡景区化,打通旅游线路是关键。盘峰乡聚焦域内旅游交通改善,积极打造旅游一小时交通圈,将乡内重点旅游景区和村庄串点成线,着力建设有文化、有故事、有风景、有风情的魅力乡村。思路一变天地宽,全域旅游为乡村带来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截至目前,3个试点单位27个试点项目已基本完成。乡村振兴攻坚战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深入推进三个试点建设,以最高的水平、最高的标准打造示范试点,为全县乡村振兴积累经验,努力开创乡村振兴的磐安样板,实现我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乡风文明:新风尚助推新发展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引擎”,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更加注重乡风文明。乡风文明能够有效吸引资源向乡村转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礼堂:创新活用带来农村新气象

  走进文化礼堂,你就走进了一个村庄的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近几年,我县坚持“一村一品、内容为王”,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玉山镇马塘村文化礼堂借助紧邻古茶场的优势,突出茶文化挖掘;佳村文化礼堂建立龙文化展示厅,彰显龙文化内涵;大盘镇王庄村文化礼堂重点打造以中草药、大盘山故事等为特色的大盘山文化……

  2018年,我县新建文化礼堂26家,全县累计建成128家,文化礼堂在繁荣农村文化、丰富群众生活、涵育乡风民风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文化礼堂建设为载体,对接“一号产业”,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综合体,盘活农村资源,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自我县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已得了两张“奖状”——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积极县、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荣誉背后是我县对文化礼堂创新活用的积极探索,由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代表委员、退休干部等200余人组成的“乡音宣讲团”就是探索之一。他们围绕新时代精神、中国梦、全会精神、“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党的十九大等重点内容,每月开展一次形势政策宣讲。仁川镇“乡音宣讲员”杨良福是其中一员,他多才多艺,用接地气的乡音向乡亲们讲述中国梦,编写《拾金记》歌颂“五水共治”,用“磐安道情”讲述磐安故事,引领社会风尚。

  “文化地标精神家园”,这是我县建设文化礼堂、培育礼堂文化一直坚持的方向。“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村村树模范”、七岁开蒙、十八成人、重阳敬老、“农民艺术节”、村晚……越来越多的精彩好戏在文化礼堂上演。方前镇作为乡村振兴试点,“戏迷小镇”活动依托文化礼堂开展得轰轰烈烈。方前镇茶潭村一处元末明初建筑,如今化身文化礼堂,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生态古朴的乡村环境、每周必演的戏曲节目吸引了不少票友。同样的热闹也出现在后朱村,自去年4月初在文化礼堂试演以来,已累计举办30多场戏曲活动,累计到场观众约4万人次,网络直播点击量突破80万次。游客来了,农村的土特产经济就活了。后朱村从原来只有1家农家乐,发展到现在的17家,“戏迷小镇”让村里人不用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有钱挣,乡村振兴落到了实处。

家风教化:褒扬善孝好家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骨髓,“家风教化”的观念代代相传。上月,大盘山博物馆为期两个月的“古风新训——金华家规家训”联展活动圆满结束,共展出展板50余块,内容包括婺学浸润下的家规家训、融入百姓生活的家规家训、八婺名门的家规家训等,接待18000多人次参观。

  好家风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如化雨春风,潜移默化,让一代又一代人收获做人的道理。联展期间,县实验小学四叶草中队30余名学生和家长来到大盘山博物馆开展晒家训、传家风活动,孩子们主动担任家训讲解员,家长们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家风故事。家长陈新标一直以“尊老、爱幼、勤奋、节俭”的八字家训传家,牢牢记在一家三代人的心里,不管是学习还是待人处事,都遵循这样的准则。“家长以身作则才能将家训落到实处,只有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家庭才有温暖,家庭才能和谐。”陈新标感慨地说。以身作则,他也是这样为小辈们做着榜样。如今,一家三代人依旧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年长的父母行动不便,不上班的日子,陈新标和孩子都会陪着老人出去走走,让老人感受磐安美丽乡村的巨大变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好的家风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县深入开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挖掘“传统家训”上墙、“我的家风”故事、“家风故事”比赛、“手写家训”晾晒等活动,9700多户家庭新立家训,累计评选优秀家训2900余户。同时联合县妇联、人民银行、农商银行等单位推出“八婺好家风”信用贷,拓展“好家风”系列金融产品覆盖范围,使“好人有好报”成为社会共识。

  树典型,立表率,我县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勤奋持家的先进典型,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绑着”妈妈去上班;“奔跑男孩”陈炳南带母求学,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奔跑无数次;好妻子周云秋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不离不弃……

志愿活动:一股涌动的红色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春节前夕,县志愿者协会组织8支志愿者队伍,前往安文街道墨林村、新渥街道大山下村等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们送温暖。志愿者廖女士特意带上13岁儿子参加活动,她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乘周末让他来切身体验一下。”

  义诊、理发、慰问演出、打扫卫生……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每个月都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截至2018年12月,我县共有注册志愿者2.2万,志愿服务队16支,基本涵盖全县各乡镇(街道)、各领域,全年志愿服务累计98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5万小时。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磐安人的文明新风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称赞。不同年龄的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却因为身穿同一件红马甲,他们都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11月举办的全市和美乡村现场会是我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场巡礼,在筹备、会议、现场等环节中,先后组织200多人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到1600小时;近两年的每月15日前后,他们坚持居家养老服务,一年来先后走进95个行政村,为3000多位老人提供包饺子、理发、掏耳、量血压等服务;禁毒宣传、小城镇整治、垃圾分类、食品安全监督、美丽庭院建设等助推乡村振兴活动中,他们争先恐后做服务,无微不至送关怀。

  今年已经54岁的厉梅玉是志愿者队伍里的“新人”,也是“老人”,她从2017年开始接触志愿者队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几乎一场不落,大型赛事、小众活动的现场常常能看到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她说,每一次志愿活动,都觉得自己不是在付出而是在收获。2018年,她还拉上了家人和朋友们一起参与。他们的共同心愿,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为磐安发展、乡村振兴带去点滴温暖和希望。而他们的正能量,因一场场活动走进一个个村子,奉献、文明、互帮、互助,悄然之间已蔚然成风。

旅游新业态:业态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旅游是一个常做常新的产业。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不断创新旅游业态,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游客的脚步。

  旅游是我县“一号产业”。去年以来,我县加强产业体系研究,确立了以旅游“一号产业”为龙头的“1+3+3”产业体系,出台了旅游全域化发展三年行为计划,谋划了旅游发展空间和平台,进一步明确了旅游在我县的产业地位和发展方面,释放了我县旅游强大的发展动力,旅游业态创新成为这一时期旅游业内的一大特色亮点,涌现出了“益清庄”高档民宿、“地心引力”空中酒吧、“老街区新业态”、“共享农屋·磐安山居”等一大批曾经陌生,而后又耳熟能详的旅游新名词、新业态,为我县旅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共享农屋·磐安山居”是我县旅游的一大创新。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闲置房屋众多,如何让这些“空房子”充分发挥作用?2017年,县委书记傅显明在调研时了解了这一问题,并在小盘村村民王明友身上找到了解决方案。将闲置的房屋租赁给城里人居住,通过房租的形式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方调研,“共享农屋·磐安山居”项目正式启动。小盘村作为试点村,共享农屋项目做得风声水起,建立“磐安山居·共享农屋”服务中心,建成网上运营平台,提升共享农屋设施,开发共享食堂、共享菜园等“共享系列”产品。截至目前,来自上海、杭州以及义乌、东阳等周边县市的游客入住小盘共享农屋1776间次,总收入50余万元。小盘村的农民做梦也想不到:“坐着就把钱赚了,这样的好事,真是难以置信。”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共享农屋的“劲风”已吹遍我县各个乡镇(街道)。实践证明,共享农屋能充分利用磐安良好生态环境和闲置农村住宅,吸引城镇居民集中一段时间在磐创业、休闲、度假或养老,实现城乡功能互换、生态空间共享,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2018年,我县推出“共享农屋·磐安山居”项目预定平台,上线同程旅游销售旗舰馆,全年发展共享农屋1060户、5044个房间,年直接租金收入512万元。

  和共享农屋一样,“老街区新业态”不仅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新业态,也激活了沉睡的旅游资源,为古村落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2018年,我县大皿、榉溪、管头、横路、陈界、马塘6个村流转72处365间古民居面向全国招商,先后招引横路“地心引力”酒吧、“益清庄”精品民宿、陈界印象书吧等新业态30个。藏匿在深山古居中的新业态发展如何?管头村乌石老街磐安小吃示范店仅去年国庆7天营业额超过3万元,业主对老屋重新装修,古色古香的门店里现场制作磐安小吃。每到旅游旺季,门店内门庭若市,一座难求,这里成了老街一个新的活力点。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横路悬崖空中酒吧也是我县“老街区新业态”的创新做法之一。沿横路村村口观景台拾级而下,激情的音乐和炫彩的灯光让你仿佛感受到了乡野的活力,这里就是“地心引力”演艺酒吧。开业以来,这家乡村酒吧为在乡村度假的城里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娱乐场所,也正是因为这家酒吧在元素设计、发展方向上与农村接轨,成为了乡村游客的“打卡”热点。产业发展,樱花谷是我县的一大创举。樱花谷作为我县最大的旅游创新项目,起自218省道安文街道墨林入口,沿磐新线至窈川乡后,一边继续沿磐新线至尚湖镇,另一边沿横窈线至双溪乡,全长近50公里。樱花盛开时节,整个山谷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形成一条连接我县南北两大旅游区域的美丽长廊。

  谁曾想,这个樱花漫天飞舞如童话世界般的旅游圣地曾经是我县旅游产业的“空白带”。樱花谷的建设,填补了窈川-双溪沿线旅游产业“夹心层”的空白,弥补了我县的旅游淡季短板,有效激发了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

  傅朝梅是双溪乡王庄村首批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朝梅农家乐开始营业已有七八个年头,算得上村里的“老字号”农家乐,王庄村农家乐的发展情况数傅朝梅最有发言权。起初,无论政府如何号召,她从没有往开办农家乐这方面想,害怕没有景区支撑,投资的钱打水漂。樱花谷项目落地后,傅朝梅仍有疑虑,但是看到政府的用心以及项目一点点初具规模,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每逢樱花盛开的时候,我家的生意爆满,游客们都说乡村的环境是自然的、乡村的水是清澈的、乡村的食物是‘绿色’的,一住就是十天甚至一个月,都‘赖’着不肯走呢。”傅朝梅脸上满是自豪。如今,景区附近的农家乐越开越多,这个曾经的“夹心层”如今已是磐安旅游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