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人间多少悲欢离合
2019/07/11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黄家林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一批磐安城镇知识青年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中的悲欢离合在那一代人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就已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义的“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全国下放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各地社会秩序混乱,学校停止招生,工厂停工停产。1966、1967、1968届(俗称“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和就业,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6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历史背景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达到了巅峰。

  1969年3月,东阳县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通过思想发动,东磐两地出现知识青年踊跃报名到边疆去干革命的热潮。最后,县委批准90名知识青年支边,其中男52人,女38人。

  1969年5月17日上午,一批来自东阳、磐安的知识青年乘大客车前往金华。21日,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一辆“知青专列”从金华站缓缓驶出,经停杭州后一路向北飞驰。车上载着来自金华、丽水、嘉兴等地的1200多名支边青年,他们离乡背井,奔赴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这些知青插队落户莫旗后,和当地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砺,帮助当地改变落后面貌。

  期间,东磐的90名知青有31人被推荐上学,24人因病等原因返回,15人由当地和铁路部门招工就业,11人回原籍投亲落户,恢复高考后2人考取大学。1978年,最后一批5人招工回浙江,2人在莫旗扎根。

  除了远离故土插队支边外,“上山下乡”还包括在外知识青年回到原籍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9年,45名在外城镇知识青年回到东阳农村插队落户。从12月开始,接收外地东阳籍人士且有直系亲属、有住房、能解决小农具等条件的知识青年子女回老家安置。当时,插队落户的公社包括磐安境内的尚湖、岭口、朝阳、万苍等公社。1973年8月,县委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至1978年3月底,磐安境内玉山区落户知识青年13人,大盘公社落户9人,高二公社落户2人。

  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知青徐爱国回到磐安。徐爱国现年60岁,父亲是教师,原籍玉山区岭口公社金竹坞大队,之前她跟随父亲居住在宁波慈溪。1975年9月,16岁的徐爱国从慈溪潮塘中学毕业,随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孤身一人回到金竹坞,开始“上山下乡”的生活。到生产队后,她和社员一起劳动挣工分。那时,女同志干一天活能挣6个工分,男的能挣10个工分。一开始,徐爱国什么都不会干,在社员的帮助下,她走出了水土不服、全身生疮的困境,并学会做饭、干农活。经过磨练,徐爱国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学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女能手。“一开始我只能挑20斤,后来我挑120斤也不在话下。”后来,徐爱国经过考试进入岭口公社工作,最后在县机关部门副局长任上退休。

  截至1977年底,东磐共有90名城镇知识青年到内蒙古莫旗插队落户,接收安置杭州、上海等地以及县内“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301名。后来,这批知青有的进入公社、大队干部队伍,有的走上教师、医生、工人等岗位,也有的被推荐参军或升学。1978年起,东阳县不再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告该运动结束。 (特别感谢县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