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红旗(安文)公社五一大队成为令全县人民羡慕的大队。该大队首创合作医疗站,社员治病全部免费,引领全县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73年,云山公社合作医疗模式获全省表彰,浙江日报以《“一根针、一把草”治好病》为题长篇报道了“云山模式”,金华地区组织各县(市)分管副县长、卫生局局长到云山公社考察学习。
1968年12月5日,毛主席就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出“一二·五”批示,成为全国合作医疗发展的重要推力。为解决山区群众看病缺医少药、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现状,1969年,我县合作医疗制度应运而生。开始,合作医疗经费以大队支付为主,后多以大队、生产队、个人三级支付。
伴随合作医疗的发展,催生了广大农村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职业”———“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共存互促,成为一个时期农村医疗发展的主要抓手。当时,全县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以生产大队(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合作医疗室。磐安境内安文、玉山、盘山三个区委专门下发通知,由各大队遴选人员,以区为单位进行“赤脚医生”培训。
今年84岁的郭忠生是磐安县人民医院第一任院长,他当时主要负责合作医疗室医生即“赤脚医生”的培训工作。据他回忆,参训人员都是地道的农民,毫无医护经验,每批十几人到三十几人不等,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内容包含医护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内科、外科等方面知识。期间,生产大队每天给参训人员记相应工分,以促使他们安心学习。同时,县里为每个医疗合作室配备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三大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1966年,郭忠生担任队长,带领16人的医疗服务队在仁川公社开展为期6个月的医疗服务。他借此机会与公社领导进行沟通,由公社下发通知,组织各大队选送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地点设在仁川小学,有15人参加培训。郭忠生说,这是磐安培训的第一批“赤脚医生”,估计在当时的东阳县也是最早的一批。
说起当时云山公社的合作医疗,郭忠生不由地竖起大拇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云山公社(现为云山社区)下辖8个大队,20个自然村,4300多人。1969年5月,云山实行社、队两级管理合作医疗制度,把卫生所(室)、“赤脚医生”纳入合作医疗,实现“小病不出村”,大大方便群众就医。每个大队设立合作医疗室,配备两名以上医护人员,包括一名医生、一名接生员。每个医疗室都留有一块空地,用于种植中草药,大家戏称为“百草园”。医疗室普遍自采、自种、自制中草药,以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治疗为主,西药为辅。许多老药农纷纷把自己祖传的药方贡献出来,全公社共收集单方、验方、秘方700多个,“秘药”600余种,为“土法上马、勤俭办医”奠定基础。通过一年时间努力,云山基本解决群众看病吃药问题,实现“看病不用钱”的合作医疗。
上世纪80年代,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解体,“赤脚医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1988年,合作医疗站普遍实行个人承包,看病取药转向自费。
2003年,我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建立医疗救助制度;2013年,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2018年大病保险实现金华市级统筹,2019年基本医疗保险实现金华市级统筹。2018年底,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10419人,参保率达99%,筹集基金总额达到25528.53万元。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和年筹集基金总额分别为2001年的21.69倍、21.27倍。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